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市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市府辦文件
                                                索引號 113325000026455663/2022-38515 文號 麗政辦發〔2022〕47號
                                                組配分類 市政府文件 發布機構 市府辦
                                                成文日期 2022-08-29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麗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麗水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8-31 10:03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 市府辦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麗水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麗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8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麗水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促進我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賦能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麗水建設,根據《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主線,組織實施《麗水市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與全省同步實施中醫藥綜合改革措施,全面推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創建,著力推進中醫醫院強院工程,精準推進中醫藥人才培養和中醫藥科研、學科、???、專病建設,協同推進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到2025年,中醫藥強市和中醫藥綜合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中醫藥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初步實現現代化;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診治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中醫藥產業競爭力達到全省中上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健全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1.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以麗水市中醫院為龍頭,縣級中醫醫院和綜合(??疲┽t院中醫科為骨干,基層中醫診療服務網點為基礎,社會辦中醫為補充的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融合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提供覆蓋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服務。到2025年,實現各縣(市)公立中醫院全覆蓋,100%的二級以上綜合(??疲┽t院設置中醫科,流動醫院實現中醫藥服務全覆蓋,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醫保局、各縣〔市、區〕政府)(注: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提升中醫藥服務能級。加快推進中醫醫院強院建設,推進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和等級評審,建設中醫藥特色優勢鮮明的現代化中醫醫院。支持麗水市中醫院組建城市醫療集團,與省級中醫醫院和高等院校建立高層次合作關系,爭創省級中醫醫學中心和中醫醫療中心。到2025年,把麗水市中醫院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省內先進、浙西南地區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名院;100%的縣級中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院水平,力爭1-2家達到三級乙等中醫院水平。(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醫保局、各縣〔市、區〕政府)

                                                3.夯實基層服務基礎。加強縣域中醫醫共體、城市中醫醫聯體內涵建設。深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廣應用5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到2025年,90%以上的縣(市、區)創成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100%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類執業(助理)醫師。(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各縣〔市、區〕政府)

                                                4.推進中醫藥數字化改革。實施“互聯網+中醫藥”“中醫處方一件事”改革,推進中醫電子病歷、中醫處方和中藥在全市暢通流動和資源共享。通過互聯網建立健全中醫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加強互聯網中醫醫院建設,推進中醫醫療流程再造和服務迭代升級,打造智慧中醫醫院。支持中醫藥服務融入未來社區,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建設,縣級中醫院電子病歷達到4級以上水平,市中醫院達到5級以上水平。(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市大數據局)

                                                (二)發揮獨特優勢,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

                                                5.發揮中醫藥預防保健作用。深入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強麗水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建設,公立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支持基層中醫館開展治未病健康服務。規范實施中醫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現家庭醫生團隊中醫藥服務全覆蓋。在婦幼保健機構全面開展中醫藥服務。到2025年,100%的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中心),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達到35%,65歲以上老年人和0-3歲兒童中醫藥管理率達到80%,中醫藥服務覆蓋全民全生命周期。(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廣旅體局、市市場監管局)

                                                6.加強中醫藥臨床優勢培育。做優做強現有國家、省、市級中醫藥優勢??疲▽2。?,篩選15-20個中醫藥治療優勢病種方案。市、縣(市)中醫醫院開設經典病房,推行中醫日間診療服務。到2025年,全市新增國家中醫藥重點建設???-2個,省級中醫藥重點建設學科(??疲?、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10-15個,市級中醫藥重點學科(??疲?0-15個,縣級中醫藥龍頭學科(??疲?0-20個。(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醫保局)

                                                7.提高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建立以市中醫院康復科(區域中醫康復中心)為龍頭、縣級中醫院和綜合醫院中醫康復科為網絡的中醫藥康復服務體系。制定和推廣一批中醫康復技術方案,推動中醫康復技術和理念進社區、進家庭。以麗水市中醫院中醫婦科為基礎,建立中醫產后康養服務體系。各地積極探索森林康養模式,加快推進景寧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到2025年,建成1個區域中醫康復中心,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均能提供中醫藥康復服務。(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殘聯、景寧縣政府)

                                                8.強化中醫藥疫病防治功能。開展中醫藥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做好麗水市中醫院省級結核病定點醫院建設,依托麗水市中醫院,創建省級中醫藥疫病防治中心,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建設中醫藥疫病防治分中心(基地)、疫病病區。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規范設置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點。加強市縣兩級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和中醫緊急救援隊建設,完善中西醫高效協同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機制。(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醫保局、各縣〔市、區〕政府)

                                                9.中西醫協同發展。完善復雜疑難疾病中西醫協同診治機制,建立綜合醫院、??漆t院中西醫會診制度,支持中醫醫院、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漆t院聯合,建設中西醫臨床協同基地,在全市推廣50項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結合診療技術。鼓勵中西醫相互學習,發展壯大中西醫結合隊伍。(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醫保局)

                                                (三)發揮區域優勢,彰顯浙西南中醫藥區域特色。

                                                10.推動中藥材種植業發展。開展道地及特色藥材適宜種植區域研究,因地制宜推動“麗九味”等優勢藥材和畬藥等民族藥材種植,打造一批麗產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和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加強龍頭企業培育,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打造一批農村中藥產業發展集聚區、重點縣和鄉鎮。加快建設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數字藥監平臺,打造“浙麗好藥”品牌。到2025年,培育“3個萬畝”中藥材種植模式,圍繞麗水山居建設“百草園”,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高山種苗基地”,中藥材產值達到8億元以上,面積達到31萬畝以上。(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政府)

                                                11.推動中藥產業鏈發展。支持中藥生產加工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和改進加工工藝,發展精制中藥飲片。支持龍頭企業以本地藥材為原料生產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產品;選擇麗水特色優勢品種開展中藥材中藥飲片一體化質量控制試點,加強中藥材“共享車間”和產地中藥材趁鮮切制加工試點項目建設;加強產學研合作,深化飲片加工、保健制品開發;擴大中藥配方顆粒開發及應用,培育浙江省中藥配方顆粒生產龍頭企業。加強中醫藥產業招商引資,建設中醫藥產業園區。推動中藥制劑在規定范圍內醫療機構調劑使用,打通中藥制劑備案“綠色通道”,打造“處州本草”公共區域品牌。做大做強浙西南農貿城中藥材集散地,打響“浙西南藥城”知名度,打造全國最大的靈芝、靈芝孢子粉相關產品交易市場,打響“中華靈芝第一鄉”地域品牌。到2025年新增生物醫藥產業園3個,新增中藥生產企業5家。(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麗水開發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12.發展“中醫藥+”跨界融合產業。推動中醫藥產業與旅游業的有機融合,大力發展以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復合中醫養生、康復、科普等功能的中醫藥健康旅游,深化華東藥用植物園建設與綜合開發,打造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壯大中醫藥健康食品產業,開發藥食同源功能藥膳產品,因地制宜打響麗水市特色藥膳品牌。鼓勵發展以中醫藥為特色的康養產業,打造長三角中醫藥康養目的地。(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文廣旅體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13.打造“浙麗中醫”文化品牌。加大麗水中醫藥文化研究,挖掘、整理、發揚縉云黃帝養生文化、松陽葉法善養生文化、慶元扁鵲醫圣文化、龍泉靈芝文化。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傳統醫藥類項目的保護力度,將本地特色民間醫藥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開展麗水市中醫藥文化推進行動計劃,支持市、縣中醫藥博物館和中醫藥文化廊建設。創新完善中醫藥本土教材,在職業院校開設中醫適宜技術專業,創建中醫藥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加大優質中醫師資引進,推動中醫教育由科普宣傳向教育應用轉變。(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體局、市市場監管局)

                                                14.打造“浙麗畬醫藥”獨特品牌。成立市域畬醫藥研究院或研究機構,深入挖掘和傳承畬醫畬藥;推動一批麗水特色畬藥進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范標準,推動已有標準的畬藥進入中國藥典。支持開展特色畬藥藥效物質基礎及畬藥飲片質量控制研究,積極研發畬藥制劑,推動畬藥的臨床應用及產業化。加強畬醫藥對常見病、重大病的臨床療效及作用機制研究;加強國家級非遺項目—畬族醫藥(痧癥療法)的保護研究,推廣畬醫特色技術。探索將畬醫藥學科列入高校醫學教育的選修課程,支持醫療機構內畬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景寧縣政府)

                                                (四)強化隊伍建設,加快中醫藥科研攻關和創新。

                                                15.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支持麗水學院開設中醫康復、中藥學、中醫護理學等專業。加強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柔性引進院士、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省級名中醫等在麗開設工作站(室)。實施中醫藥人才隊伍提升工程,培養多層次的中醫藥傳承型人才。繼續實施“師帶徒”“西學中”“護學中”“定向委培”等人才培養項目,探索以中醫師承模式定向培養基層衛生人才。加強中醫臨床骨干培養,到2025年,建設省市名中醫工作室20個,培養省市名中醫25人,中醫臨床骨干30人。(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

                                                16.健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深化醫療衛生單位職稱自主評聘改革,完善以業務能力、工作實績為導向,符合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評價特點的評聘標準。加快推進公立中醫醫療機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醫藥行業特點的長效激勵機制。加大對長期服務基層的中醫醫師職稱晉升政策傾斜力度,研究放寬評審條件,逐步提高基層中醫藥人員薪酬待遇。按規定做好名中醫評選工作,建立中醫藥人才激勵制度。(市人力社保局、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

                                                17.加快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建立科技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聯動機制,加大中醫藥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在市科技計劃項目中提高中醫藥立項比例。改革完善中藥制劑管理,支持醫療機構中藥制劑開發,加強基于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方、中藥制劑等中藥新藥研制開發和應用,推動中醫藥領域創新成果優先轉化。(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18.建設高能級中醫藥創新平臺。加強與中國藥科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等高校合作,推動中醫院中藥實驗室、研究中心、研究室、重點學科、重點??频冉ㄔO。支持企業、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等加強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協同發展,共建中醫藥現代化關鍵技術研究平臺。(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

                                                19.深化中醫藥合作交流。深化麗水市與中國藥科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戰略合作,大力支持麗水中醫藥與健康產業學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涵建設。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和山海協作為契機,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中藥產業等方面開展深度交流。在對口支援、產業扶貧等方面,深化中醫藥跨領域區域合作。舉辦高規格中醫藥學術會議、論壇,加強中醫藥交流合作。(市衛生健康委、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體局、市外辦、市市場監管局)

                                                三、保障措施

                                                20.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各地要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由政府領導擔任組長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或部門聯席會議。市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設置中醫藥管理內設機構,縣級配備中醫藥專職管理人員,進一步加強中醫藥主管部門行業管理職能。完善中醫藥服務監管機制,堅持中醫辦院方向,落實體現中醫特點的中醫醫療機構績效考核、評價等制度。(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各縣〔市、區〕政府)

                                                21.完善多元投入保障機制。

                                                建立持續穩定的中醫藥事業發展多元化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統籌安排中醫藥事業發展經費并逐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確保政府對公立中醫醫院的六項投入,并制定對公立中醫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完善公立中醫醫院補償機制。實施中醫醫院減負工程,加快中醫醫院歷史負債化解,力爭到2025年不再形成新的政策性負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中醫藥服務行業,鼓勵設立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市場化運作的中醫藥發展基金。(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市、區〕政府)

                                                22.完善中醫藥服務價格和醫保政策。

                                                優化中醫藥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合理確定中醫藥服務收費項目和價格,進一步體現中醫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實施總額預算管理下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項目、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和“互聯網+”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完善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比例、控費與醫保支付掛鉤的正向激勵機制。鼓勵符合執業資質條件人員開具中藥飲片處方、推廣中醫非藥物療法,提高中醫藥服務比例。將尚未納入醫保支付目錄但價格適宜、療效確切的中藥飲片及中醫診療項目按準入管理程序逐步納入“浙麗?!鼻鍐?。(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

                                                23.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麗水市中醫院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項目、傳承創新樓項目、浙西南中醫養老護理康復中心項目、中藥制劑中心項目、省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中醫藥“云藥房”項目建設,支持謀劃院區擴建項目。積極推進龍泉、云和、縉云、松陽中醫院遷建以及慶元、遂昌、青田中醫院改擴建,努力把麗水市打造成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市、區〕政府)

                                                24.加強領導保障任務落實。各地要高度重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過程,把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各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任務,積極制定推進中醫藥傳承發展政策舉措。相關部門要加強跟蹤督查,共同推動我市中醫藥事業在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高質量發展。(市級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


                                                麗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麗水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pdf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